首页 / 企业知识

中线黑马板块股票(中线怎么选股票 中线炒股怎么操作)

本文目录:

中线黑马板块股票

中线黑马板块股票

 最佳答案:

      中线黑马板块股票通常具有以下特征:

      1. 筹码集中:筹码集中度是衡量股票中长线潜力的重要指标。筹码单峰密集且集中度小于10%,通常意味着主力资金介入较深,未来上涨潜力较大。

      2. 技术指标良好:中线黑马的OBV趋势通常保持向上或水平状态,表明主力资金仍在其中。MACD指标中的DIFF连续运行于0轴之上,显示出良好的弹性。

      3. 成交量放大:中线黑马启动时,日换手率通常大于5%,表明市场资金活跃。

      4. 突破半年线:股票价格突破半年线且乖离率较大,通常意味着中线走势走稳,未来有望继续上涨。

      根据这些特征。

      1. 光电股份(600184):乖离率较大,突破半年线。

      2. 川网传媒(300987):乖离率较大,突破半年线。

      3. 中重科技(603135):乖离率较大,突破半年线。

      4. 中信海直(000099):全国性甲类通用航空企业,具有中长线投资价值。

      5. 创业黑马(300688):为中小创企业提供多元化企业服务,具有中长线投资价值。

      股市投资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在投资前,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和风险评估。

推荐几支值得中线持有的股票。还有值得持有的理由.谢谢

投资000839中信国安的几点理由:
1.绩优股、三大行业成长性好、有线电视板块、钾肥概念、汽车锂电池概念;
2.投资的江苏有线电视积极进行IPO,一旦成功将带来丰厚回报;
3.从2009年9月11日起,国安权证行权首日,估计国安公司会出利好催化正股股价;
4.性价比高,做锂电池的比亚迪H股股价50多港元,做钾肥的盐湖钾肥股价50多元;
5.大股东实力强,是国务院直属企业中信集团的子公司,全国闻名的国安足球队的老板中信国安集团;
6.筹码高度集中,人均持股15000股。
像这样的绩优成长股,就算长期持有也会给股东带来丰厚回报,平均两年一次大分红。
推荐包钢稀土、安凯客车,具体推荐理由随后到。

做中线现在选什么板块的票好

如果从安全性考虑,银行板块很适合,新规允许保证金存款计交存款准备金,这对银行业是利好,再说该板块业绩不差,基本面优良,价位不高,值得中长线持有,可以分批介入,目前还没企稳,供你参考。

中线怎么选股票 中线炒股怎么操作

你好,中线选股的时候主要考虑这么几个标准:
1、所处行业属于朝阳行业,比如医疗健康、生物科技、教育、日用消费品等等行业,这也是巴菲特同志所说的长长的坡,有了长长的坡,才方便滚大财富雪球。
2、公司财务数据,小编个人比较偏好净利润季度同比增长率高于50%的公司,如果净利润环比增长率明显加速的更好。
3、基金持股,基金持股多意味着资金的认可,一般而言,基金持股的数据要大于5%为佳,另外港股通里面北上资金持股要在5000万以上,这些数据在数据中心里面都可以找到,之前小编筛选了一下,有800多只个股符合要求,从3500多只个股里面先粗选出来800多只个股,这一下子就降低了很大的工作量,是不是很有效?
4、对于800多只个股再进行进一步的筛选,有知名机构入驻的。
5、在筛选出一系列个股之后,那我们要进一步的从走势上面进行挑选,小编个人比较喜欢用的指标是创出一年新高的走势的个股,然后再从这些个股里面进一步的进行甄别。
6、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些许的运气,毕竟未来是不可知的,运气非常的重要。
中线炒股要看清大势。大盘在下跌时期不买,在调整时期也不买,只在上升期间才买入。不要过多的每天看盘。中线操作忌讳的就是忍不住经常看行情,不要因为短线的波动而改变自己的操作计划。
要波段操作。注意一是要买跌,机会是跌出来的,千万不要追涨杀跌;二是要有严格的止损止盈纪律。中线的止损率为15%,达线就要出局;中线的止盈也要有目标,一般是当天的阴线达到前三根K线的底部时第二天就出货,也可以自定义止盈率是20%还是30%。不要满仓操作,也不要一次清仓。能够始终坚持半仓操作最好,这样进退自如,能够较好地控制仓位也就控制了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,同时也使买跌和补仓成为了可能。在出货时不要一次清仓,主要是因为全部卖出会使你忘记它,等你看到它结束调整重新拉升时,股价已经高高在上了。我常有这样的感触。
建立自己的股票池,只做熟悉的股票。要对各个板块的龙头股有所了解,并列入自己的股票池中,经常观察。在一波中级行情中总会有领涨板块,而领涨板块中的龙头股往往是涨幅最大的。
风险揭示: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,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,不保证任何收益。如自行操作,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。
相关文章